大氣微型監測站實現空氣質量自動化監測,對于污染源的定位、擴散趨勢、區域影響等均給出科學的數據支撐。針對大氣環境中常見指數(TVOC、一氧化碳、二氧化硫、二氧化氮、臭氧、PM2.5、PM10、溫度、濕度、風速、風向、氣壓)進行實時數據采集,支持24小時在線監測。
大氣微型監測站憑借其技術特點與靈活部署能力,在環境監測中展現出顯著優勢,具體體現在以下方面:
一、高密度監測網絡,提升空間分辨率
網格化布點:微型站體積小、成本低,可快速在城市、工業區、交通干道等區域大規模部署,形成高密度監測網絡。
空間覆蓋全面:相比傳統固定監測站,微型站能填補監測盲區,捕捉局部污染特征(如街區、工業園區內部),揭示污染空間分布規律。
二、實時響應,精準捕捉污染動態
高頻數據采集:支持分鐘級數據輸出,實時反映污染物濃度變化,捕捉短時污染事件(如突發排放、沙塵天氣)。
污染溯源輔助:通過時間序列分析,結合氣象數據(如風向、風速),可快速定位污染源位置及擴散路徑。
三、低成本與靈活性,適應多場景需求
低成本部署:單個微型站成本僅為傳統監測站的1/10~1/5,適合大規模推廣。
靈活移動性:可車載、無人機搭載或臨時架設,滿足應急監測(如火災、泄漏事故)和特殊場景(如工地、臨時活動)需求。
四、智能化與物聯網集成,提升管理效率
物聯網連接:支持4G/5G、LoRa等通信協議,數據實時上傳至云端平臺,實現遠程監控與預警。
AI分析賦能:結合機器學習算法,自動識別污染模式(如污染高峰時段、區域關聯性),輔助決策制定。
五、多參數同步監測,全面評估環境質量
綜合監測能力:除常規污染物(PM2.5、PM10、SO?、NO?等)外,可擴展監測揮發性有機物(VOCs)、臭氧(O?)、氣象參數(溫濕度、風速)等。
健康風險預警:通過多參數關聯分析,評估復合污染對公眾健康的潛在影響(如臭氧-顆粒物協同效應)。